只要是来青岛旅游
都会被要求带些特产回去
可是小编要告诉你
青岛真正的特产你带不走!
因为整个青岛都是他们的!
01青岛是吃货的青岛
南京的鸭血粉丝汤、长沙的口味虾、东北的锅包肉、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小笼包……很多城市都有自己名片式的菜品。
反观青岛,好像没有什么高辨识度的代表菜(海鲜也不是仅仅只有青岛有呀,囧!),倒是地域上属于鲁菜系,这不禁就让外地人深思:“青岛人,你们凭什么说自己会吃?”
对此,青岛人不接受反驳。
现代人的节奏越来越快,吃饭更多是培养人脉的饭局或者是维系感情的约会。这就造成了吃什么无所谓,吃饭背后的目的性反而更加重要。
有些饭局没有目的性,小伙伴们也是相见甚欢,但是因为时间紧,这些聚会也基本被急剧压缩成撸串、火锅、烧烤、唱K……
看起来无趣的很,可是没有这些,只会更加无趣。
青岛银这就开始想了:“不追求吃,还叫会吃?”
在青岛,吃绝对不是一种没落的文化。各种苍蝇小店经久不衰,你去九龙家门口瞅瞅,几十人挨个排队等几桌的事情见怪不怪,就为了那一嘴辣炒大肠和冬瓜嘎啦汤。
你现在去大街上问一问青岛银,有啥独具特色的代表菜,大家伙基本都会语塞,感觉上应该有很多,可是咋就是说不出来?
没错,就像前面提到过的,青岛好像没有什么独特的响彻全国的名片式代表菜,氮素!青岛各种各样的东北菜、川菜、江浙菜应有尽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青岛没有地方主义思想在作怪,青岛银也摒弃了一切主观思想,这也就造就了各种全国各地美食店都跑青岛来开店。
只要你喜欢吃,你户口是哪儿的,我才不在乎呢。
02青岛是文青的青岛
青岛一直是文青的钟爱之地,蔡元培、沈从文、巴金再到闻一多、郁达夫、老舍,无一不对青岛推崇备至。
“绿树青山,不寒不暑,碧海蓝天,可舟可车,中国第一”
由此,青岛就成了文艺青年打卡地之一。
要说青岛哪里最有范,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学路,如今的大学路已经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文青扎堆的地方,各色各样的小店“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即便是多年混迹于此的老青岛也未必说得清有多少家咖啡馆。
一家咖啡馆有一家的风格,田园风、清新风、工业风、童趣风等等,穿着考究、架着相机的文青们汇集于此,广交天下好友,好不惬意。
这么美的景色,这么文艺的一条路,怎么能不多留几天。
大海的宽广壮丽、八大关的郁郁葱葱、崂山的山清水秀,都吸引着无数的文青到此打卡。
在青岛的地界,不夸张的讲,你随便撒个网,就能捕捉几只野生文青。
青岛是一座神奇的城市,自古以来,不管你是谁,只要来青岛住上几天,立马就只剩下一个共同的声音:
“啊,青岛真美,让我们哈起来吧。”
于是岁月静好,世界大同。
03青岛是青岛大姨的青岛
在青岛的生存指南里,青岛大姨稳坐金字塔最顶端。
大姨们相当于斗地主里面的“王炸”,甭管小嫚、小哥还有大爷多么牛掰,在大姨面前都乖得跟鹌鹑似的。
性格特征上,青岛大姨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没人能说的明白,氮素,她们无时无刻都围绕在青岛银身边。
她们是广场舞的高手,热爱烫头染发,没错,大姨们就是这么爱浪摆,谁还不是一枝花咋地?
同时,她们勤劳热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更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典型代表,嘴上噼里啪啦地唠叨着,手里头却麻溜地收拾着,嘿,啥事都不耽误。
“嫚儿,怎么哭了,白伤心了,生活来木有什么槛过不去,恁大姨我当年…… 吧啦吧啦吧啦” “风太大,迷眼了” ……
青岛的三大特产吃货、文青和大姨
不知道你有啥感想
反正小编是最怕大姨突然的关心
“嫚儿,多大了?有对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