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四家试点医院综合改革7个月来门诊费用次均同比下降了11.06%
“早就听说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了,这是好事啊,我们都能得到实惠。”昨日,黄岛区居民赵先生在黄岛区人民医院说。从今年2月1日起,黄岛区四家试点医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被诟病多年的“以药补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7个月来,四家公立医院药占比、门诊药占比和住院药占比均较2012年同期下降了7%左右,就诊患者初步享受到了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实惠。
一年节省1000多元药费
据介绍,自
公立医院补偿由原来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7个月来,四家公立医院药占比、门诊药占比和住院药占比分别较2012年同期下降了7.51%、7.01%、6.9%,次均门诊费用同比下降了11.06%,公立医院改革为就诊患者带来了实惠。以黄岛区人民医院为例,
药品“亏损”财政补偿
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医院收入将会减少不少,这些减少的收入如何补贴呢?据介绍,黄岛区政府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列为2013年区财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额承担各试点医院编制内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及符合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1836万元,按2011年药品合理价差的30%补偿医院合理收入减收部分和政策性亏损1506万元,两项费用共计3342万元实行按月补助。“我们的观点是,实行公立医院改革,要让患者治疗费用降低的同时,保证医护人员收入增加,这样才能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黄岛区卫生局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实际来看,由于有财政补贴,在患者治疗费用降低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的工资收入实际上是增加了不少的。
“双线”降低就医负担
据黄岛区人民医院负责人介绍,该院开展医用耗材清理专项整治、对价内价外材料进行清理理顺和强化抗菌药物监管机制两项措施并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来减轻就医负担。“抗菌药物品种由原来的100种控制在35种,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黄岛区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介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比例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