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量力而行。
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接连而至,银行纷纷以节日为噱头,争相发售理财产品吸引市民购买。目前广州市内有10家商业银行发行了32款以中秋、国庆为主题的理财产品,期限从十几天至半年不等,预期收益率普遍超过5%。对此,专家提醒,因为部分银行节日主题理财产品投资期限长达几个月至半年,投资者一旦提前赎回还未到期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甚至不如定存,建议投资者在理财产品期满之时要及时转定存或购买其他理财产品。
产品门槛5万至100万不等
在这些理财产品中,投资期限最短的只有33天,最长的是275天。最低起存金额为5万元,最高为100万元。这些产品的收益率基本都在5%左右,最高的为6.1%。其中,收益率为6.1%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55天,100万元起购。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年一口气发行了9款中秋特别设计的理财产品,起购金额除一款为20万元之外,其他均为5万元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4.2%~5.45%,大部分在5%以上,委托管理期限从36天至5个月不等。
一些银行也开始在手机银行上集中发售理财产品。如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中秋专属产品在本月18日就开始认购,5万元起购,35天增利预期年化收益率5.3%,双月增利预期年化收益率5.45%。广发银行“薪满益足”中秋版36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5.7%,而常规版63天则只有4.75%~5%。
此外,节日理财产品的门槛不象一些专属产品动辄50万元的起步门槛,而是5万到100万不等。如一家城商银发行4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中秋节”理财产品,期限均大于半年,起购金额分10万、20万、50万元三档。还有一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其起购金额为100万,预期收益高达5.8%。
月末会有高收益产品面市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扎堆过中秋节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9月是季度末,也是银行资金最紧缺的时候,理财产品收益率通常都会比平常高。此外,部分银行想争夺双节期间社会闲置资金也是原因之一。而到9月25日左右,可能还会有一批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面市。
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殷燕敏表示,节日促销除了在零售行业适用之外,也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行业,通过节日进行产品促销和拉存款都是银行的促销手段。“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连续六周走高,高收益的中秋节理财产品还会陆续出现,建议投资者可积极关注股份制银行或大型城商银行发行的相关产品。”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节前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水平普遍高于5%,但对于很多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人而言,期限依然过长,投资者应根据资金情况来选择产品。如果家庭需要更多流动资金,不建议为了高收益而动用这部分资金,因为部分节日主题理财产品投资期限达到几个月至半年,投资者一旦提前赎回还未到期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甚至不如定存。此外,合同到期后,本息一般会自动打回账户,建议及时转定存或购买其他理财产品。
投资提醒: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很多节日主题产品为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提升,意味着投资方式将更为复杂;此外,理财产品说明书一般都会明确告知,“预期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高收益但非保本的理财产品会面临一定风险。
光大银行理财师黄香菊提醒,购买理财产品不能只看收益,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产品。
此外,理财产品在销售期间是不计利息。如果一款产品销售时间为1个月,投资期限为2个月,如果市民在销售刚开始的时候就购买了产品,相当于资金存入3个月,但只能收到2个月的收益。建议市民如果敲定了产品,可以先预定,再拟定日期购买。